廣告的技術革命和社會責任
李西沙是廣告界的傳奇人物之一:1984年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留校任教,年僅30歲,就當上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教務處長,是全國最年輕的大學教務處長之一;1992年,鄧小平南巡講話后,因應著投奔商海的理想,李西沙于1993年加入中國國際廣告公司, 2001年代表中資加入北京電通,成為中方在電通的極高負責人之一。十多年來,在電通形成剛柔并蓄的領導風格,同時讓他在電通內外,都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人格魅力。
今年6月,李西沙跟隨中國周活動團隊前往戛納,目睹國際廣告行業風起云涌,看到本年度IBM戶外廣告、墨爾本地鐵廣告《蠢蠢的死法》、普銳斯《水滴行動》等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技術革命和社會革命,充分調動起他的使命感,此后的中央電視臺首屆公益廣告大賽,他擔任評委,中國4A金印獎,他作為主力參與全程的策劃。OTO等新名詞也常常從他的嘴里蹦出來:“戛納創意節組織完善、作品出色,作為一個國際化組織機構,戛納創意節是所有廣告節的學習榜樣。”回憶起數月前的戛納之行,他不由得感嘆。
10月16日的中國4A金印獎CEO論壇,李西沙第一個演講,命題就是《大變革時代——廣告的技術革命和社會責任》,命題宏大,思考深刻,正好反映了他4個月來的深度思考。演講中,從IBM戶外廣告、墨爾本地鐵廣告《蠢蠢的死法》等廣告中解讀出來的技術革命和社會責任,他結合本階段中國的文化、經濟發展和廣告行業的變革潛流,有著深刻、獨到的努力探索。
“市場化是中國4A金印獎的完美出路,沒有濃厚的官方色彩,專業化、有很好的領導力,第八屆中國4A金印獎正好發展到了點上。”李西沙理想中的4A金印獎,是開放的、充分市場化的,從作品的參選、入圍、評選到頒獎,每個環節都變現出4A金印獎的精品意識。今年,4A金印獎所辦的論壇就大多是知識普及型的,不搞商業化,不圖掙錢。
前六屆中國4A金印獎,電通沒有深度參與。電通內部,對于4A金印獎是否全力支持?答案是肯定的,李西沙介紹,電通內部,對4A金印的態度都是積極的、正面的。不過今年電通在金印獎中收獲欠佳,值得反思,對于業界認為電通服務強于創意的觀點,李西沙說,電通內部對這個現象也正在思考,好的創意,一定是客戶、消費者都會買單的,在這個層面上,客戶的要求肯定是對的,作品出不來,不應該歸咎于客戶,應該回頭檢討創意態度和實力,優質的創意,必定能同時收獲客戶和市場的正面反應。
中國4A金印獎提出向戛納學習,希望成為中國的“戛納”。李西沙回憶說,從戛納廣告節90年代的主席羅杰,到現時掌舵的泰瑞(Terry),都是高度職業化的代表,他們領導下的戛納,代表著業界的職業精神,通過成功的商業化運作,成為各大廣告獎項的指路明燈。“我們必須向戛納創意節學習,中國4A金印獎若想成為中國廣告獎的極高水準,從職業精神上出發,引發深刻的技術革命,強調社會責任感,引發年輕人、對業界廣告公司努力的方向,肯定沒錯。”李西沙總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