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寶廣告費今日暴漲10倍 “雙11”網購狂歡中的理性營銷

又到一年“雙11”。按照業內人士的預估,今年“雙11”天貓淘寶銷售額有望突破300億元。這個看似驚人的數字背后,是廣大消費者積蓄已久的消費熱情的釋放,和網絡購物平臺在線下流通業“十一”黃金周和年底年初兩大促銷季之間的巧妙“插空”。
和往年逢電商節便遭“口水戰”相比,今年“雙11”顯得風平浪靜很多,盡管京東依然以天貓為假想敵制作了系列廣告,但其他電商平臺的應景促銷活動卻顯得波瀾不驚,促銷活動日期明顯延長,訴求也從單純的價格便宜而向“物流靠譜、線上線下互動”等方向多元化發展。從整體上看頗有“你促銷你的,我干我的”之感。
究其原因,一方面,天貓巨大的流量、用戶數和知名度使得它已注定成為“雙11”當仁不讓的主角,其他電商平臺“硬扛”幾乎不可能,而只能通過提前消耗市場消費力的方式“分流”天貓。
另一方面,長期以來電商領域的“價格戰”,讓消費者到供應商,都已對“一哄而上”的價格戰倍感疲勞,單純價格便宜的誘惑力正在下降,消費者頭腦發熱的消費沖動在一次次釋放后已逐漸消弭。筆者在采訪中發現,供應商和網店商家們對促銷的目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,如何通過“雙11”促銷更好地擴大品牌影響力、如何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增強黏性、如何將爆款的人氣與整體盈利相平衡、如何在銷售峰值依然能盡量保持用戶體驗……這些都是網絡商家們最關心的問題,單純“賠本賺吆喝”,僅為清庫存或者沖擊年度銷量的簡單粗暴式的促銷,基本已很難得見。
昨日下午3時,離“雙11”還有9個小時。跟記者隔著電話聊起“雙11”,家電賣家——武漢騰閱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程歡歡的語氣中,卻沒有顯示出多少興奮。他表示,“雙11”的確可以提振銷量。“去年我們全年賣了1000萬元,‘雙11’一天就賣了20萬,相當于平時兩個星期的銷量。”
但他卻悲觀地預測,今年的銷量可能不會超過去年。“今年的競爭太激烈了。”據了解,去年淘寶上參加雙11活動的商家只有1000家,而今年卻達到了2萬家。
記者在程歡歡的網店頁面看到,不少商品打了對折甚至更多。“打完折以后,除掉運費、廣告費和其他成本,幾乎沒有利潤可言。廣告是成本中的大頭。程歡歡介紹,“雙11”當天,淘寶的廣告費比平時貴10倍。“平時關鍵字競價排名的費用是500元,10日漲到1000元,雙11當天會漲到5000元。”
程歡歡說,“雙11”是人為地把需求集中到一天釋放。“用戶基本前一個月,后一個月都不會買東西。”“還有許多用戶是沖動消費,買了東西后,第二天又不想要了。有的貨物已經寄出去了,賣家又得付錢把它運回來。”
從這幾點看,整個電商行業從商家到平臺的諸多環節正在逐漸變得冷靜理智,在“流量紅利”消失后,必須學會和傳統流通業一樣精打細算地進行營銷,希望在“紅海”中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。